研究人員表示,巨型厄爾尼諾事件導致二疊紀末大規模滅絕科學新聞

大約2.52億年前發生的二疊紀末大規模滅絕是過去5.4億年來最嚴重的滅絕事件,消滅了超過90%的海洋物種和75%的陸地物種。長期以來,科學家一直將這次滅絕與現在西伯利亞地區的大規模火山爆發聯繫起來。由此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迅速加速了氣候變暖,導致海洋和陸地生態系統普遍停滯和崩潰。但是是什麼導致陸地上的生命,包括植物和通常具有抵抗力的昆蟲,遭受同樣嚴重的苦難,仍然是一個謎團。 描繪二疊紀末大規模滅絕開始的插圖。圖片來源:Dawid Adam Iurino / PaleoFactory,羅馬薩皮恩札大學 / Jurikova 等人,doi:10.1038/s41561-020-00646-4。 「僅靠氣候變暖並不能導致如此毀滅性的滅絕,因為正如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當熱帶地區變得太熱時,物種就會遷移到更涼爽、更高的緯度,」布里斯托大學的亞歷山大法恩斯沃斯博士說。 “我們的研究表明,溫室氣體的增加不僅使地球大部分地區變暖,而且還增加了天氣和氣候變化,使其變得更加‘狂野’,生命難以生存。” “二疊紀-三疊紀災難表明,全球暖化問題不僅僅是氣候變得難以忍受的問題,而且是幾十年來氣候條件劇烈波動的問題。” 「大多數生命都無法適應這些條件,但幸運的是,有一些東西倖存下來,沒有它們,我們今天就不會在這裡。中國地質大學教授孫亞東說:“這幾乎是地球生命的終結,但還沒有完全結束。” 透過研究已滅絕的微小遊動生物——牙形刺的牙齒化石材料中的氧同位素,揭示了二疊紀末變暖的規模。 透過研究世界各地牙形刺的溫度記錄,研究人員能夠顯示低緯度和中緯度地區溫度梯度的顯著崩潰。 「基本上,到處都太熱了,」法恩斯沃斯博士說。 “所確定的氣候模式的變化是深遠的,因為厄爾尼諾事件比今天所見的更加強烈和持久。” “物種根本沒有能力足夠快地適應或進化。” 地質現場剖面揭示了 2.52…

首次在實驗室重建火星「蜘蛛」 |科學新聞

火星「蜘蛛」是一種黑色的小蜘蛛形狀特徵,直徑可達 1 公里(0.6 英里)。主要理論是,當春天的陽光照射在黑暗的冬季沉積的二氧化碳層上時,它們就形成了。透過新的實驗,美國太空總署的一組科學家首次在模擬的火星溫度和氣壓中重現了這些形成過程。 提議由火星上季節性二氧化碳昇華動力學形成的「基弗動物園」特徵的例子:(a) 南極層狀沉積物中的「瘦」蜘蛛; (b) 火星「印加城」覆蓋著一群「胖」蜘蛛的半透明二氧化碳板冰層頂部的黑點; (c)“煎蛋”,顯示出被明亮光環包圍的深色塵埃環; (d) 南極高緯度地區有圖案的地面,帶有指示風向的深色扇形和一些明亮的白色扇形; (e) 圍繞瑞士起司凹陷的明亮光環; (f)“蕾絲地形”,一種圖案化的地面,建議是多邊形圖案化的地面,後來被基弗模型中的地表流動的二氧化碳氣體沖刷和侵蝕。圖片來源:HiRISE / NASA 噴射推進實驗室 / 亞利桑那大學。 如今的火星是一顆充滿活力的行星,儘管其大氣層稀薄且氣候寒冷,但其表面變化卻十分豐富。…

Recent Comments

No comments to show.

Categories